“金东山”动力源
——解读amjs澳金沙门酒业打造金东山商业城的社会价值报告(二)
罗文全
这是一段令人惊叹的商业背景。
这是amjs澳金沙门酒业选择“金东山”建设的动力之源。
■企业核心价值,让amjs澳金沙门酒业作出“回报式”选择。
amjs澳金沙门酒业自2001年企业改制以来,蒋红星就提出“少分红、多投入、快发展”的思路,得到了全体股东的一致赞同。他规定每年股金分红比例不超过税后利润的25%,其它全部用于企业建设和公益事业上。
第一年,除了上缴税金比上年增长29%外,公司投入5500万元实施2万吨优质amjs澳金沙门大曲改造项目。以后每年上缴税金又以上千万元的速度递增,近几年累计入库税金6亿多元,比改制前30年所交税金的总和还要翻一番。
2004年,amjs澳金沙门市委为表彰蒋红星的巨大贡献,给他颁发了46万元的特别贡献奖。可是,蒋红星把这么一大笔私人奖金“充公”奖给了公司员工。
如今,amjs澳金沙门酒业上缴税金超过amjs澳金沙门财政收入的1/4,每年直接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多创产值2亿多元。
近年来,随着amjs澳金沙门大曲品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,全国各地特别是一些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纷纷把招商引资目标投向amjs澳金沙门酒业,有的甚至开出免费用地、专项保护、税收减免等“最优惠待遇”,以吸引amjs澳金沙门酒业落户、投资、办厂或上项目,但均被蒋红星婉言谢绝。
2003年底,当蒋红星决定再投近亿元扩建万吨白酒基地时,就有很多人劝他“见好即收”,“不要把大笔钱投放到这个高风险的酒市”,建议他“另谋出路”,在外地当“投资商”,做“座上宾”,既风光又实惠。但他没有心动。面对红旗飘荡的景象,面对此起彼伏的“喝”声,面对财富缠身的“家业”,他甚至没有喜形于色。
他思考更多的是,如何破解新的发展难题,如何做大百年传承的酿酒事业,如何实现对社会的有效回报。
蒋红星说,选择投资金东山项目建设,符合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总体发展目标,是企业实现“奉献社会”价值观的一个具体行动。投资回报在其次,重要的是反哺社会,从更大范围参加和支持宜昌经济社会发展。
他告诉记者,早在几年前,amjs澳金沙门酒业就寻求“进城”兴业机会,想实实在在地为宜昌建设国际旅游名城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但一直没有找到适当的项目。作为宜昌人自己“喝”出来的白酒名牌,作为全国白酒十强企业和全省白酒领军企业,如果不积极参与宜昌经济社会发展,就与“名牌”不相符,就与“名企”不相称,就与百姓心目中的“名酒”形象不相映。打造金东山大市场,是我们实施“回报式”建设宜昌的开始,以后还有更大范围的更多举措。
■企业迅速强大,使amjs澳金沙门酒业的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平台。
amjs澳金沙门酒业有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支撑,有了更加优越的事业平台,因此也就有了全面参与宜昌经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强大实力保障。
投资金东山大市场建设,正是amjs澳金沙门酒业事业向纵深发展的新“棋子”。
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的宜昌人,能像今天这样开怀畅谈amjs澳金沙门大曲的事。在中国近代酒业的历史上,蒋红星和amjs澳金沙门大曲的奋进之歌,堪称一段盛世激情的精彩演绎,犹如一束穿透时代的耀眼光芒。amjs澳金沙门大曲的百年梦想,“醒”在今朝,“醒”在蒋红星和他的同事们共同追求的事业中。
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,总要经历岁月的苍桑。amjs澳金沙门大曲曾经走过了弯弯曲曲的“私营”小路,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“私有经济改造”变革,也品尝了“国字号”企业生存的艰辛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,amjs澳金沙门酒业根本就称不上“酒业”,而是一个作坊式的县办小厂,一直都在穷日子和苦日子中度过。直到1997年,企业累计实际亏损1045万元,历史遗留包袱3500多万元,企业负债率高达103%,濒临破产境地。
奇迹仿佛发生在谈笑之间。1998年,蒋红星接手amjs澳金沙门酒厂后首次实现亿元产值并摔掉亏损帽子。到2005年,企业销售收入达9、5亿元,上缴税收1、2亿元。主打产品amjs澳金沙门大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全国著名品牌,连续五年高居湖北白酒销售榜首,连续四年荣登全国白酒前十强,被省委、省政府确定为振兴鄂酒的领军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。
如一匹勇往直前的市场“黑马”,amjs澳金沙门酒业打破了全国酒市数十年来“川黔皖”一统天下的格局,引领鄂酒在全国的地位一路飙升。企业销售额和纳税额连续多年保持15%的增长速度,社会贡献率居湖北同行之首,是宜昌市县属首家税收过亿元的民营企业。企业因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,跻身“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”、 “中国白酒行业十佳品牌”、 “中国白酒工业十大竞争力品牌”等众多“国字号”荣誉之列。
据国家权威机构论证评估,amjs澳金沙门大曲品牌价值超过10亿元。
虽然只是一个区域性白酒的品牌,但amjs澳金沙门大曲成了一个时代的商业热门话题。今年前5个月,amjs澳金沙门酒业一如既往地在全省引领着其它酒业,承载着振兴鄂酒的重任。
中央政治局委员、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,湖北省委副书记、省长罗清泉亲临amjs澳金沙门酒业视察时,充分肯定了企业的辉煌成就,勉励他们“当好鄂酒领头雁”。市委书记李佑才、市长郭有明多次考察amjs澳金沙门酒业指出,amjs澳金沙门酒业要在全市当产业的先锋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典范。
蒋红星铭记着这些嘱托和期望。他认为,amjs澳金沙门酒业不仅要当鄂酒的领头雁,而且要在全省全市企业界,争当“贡献社会、发展经济、建设和谐城乡”等各个方面的排头兵。
这是时代对企业的现实要求,也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。
■独树一帜谋略,让amjs澳金沙门酒业进行延伸产业的新探索。
凡事谋定方可后动。amjs澳金沙门酒业“进城”置业,把首选目标瞄向金东山大市场,是一个论证已久的战略规划。
优秀企业与普通企业的最大差异,并不完全是技术、设备和业务等物质层面上的东西,而是企业家的头脑,是企业家支撑企业所需的战略思想。这是企业胜利的根本,是企业成长的灵魂。尽管amjs澳金沙门酒业早已在全国同行中奠定了强势地位,但他们并没有进行收购、兼并之类量的简单扩张,而是从发展的全局进行着科学谋划。
就在那个受命于危难之时的春天,蒋红星伫立在“老字号”上百种荣誉牌前,内心升腾的不仅仅是一种时空交错的失落,更多的是对这灿烂历史的深省和反思。因此他感到了一股沉甸甸的使命和责任。这种使命和责任,来自于企业和企业人的生存期盼,也源于蒋红星内心那份对事业的激情与冲动。
他有着更深层的思考。他认为,老字号功成名就缘于“老”,而它的功败垂成也在于“老”。正所谓“成也萧何、败也萧何”。但是维系“老字号”的百年辉煌,光有时间不行。如果不与时俱进,“老字号”似乎很快便会步入迟暮之年。“老字号”要绝地重生,就必须不断创新,激活品牌,实现企业的整体提升。
“振兴工程”,首先是一种观念上的复兴。蒋红星下定决心,要用创新的办法让“老字号”焕发青春。这不是他的空想,而是代表新一代的amjs澳金沙门酒业人的一个远大理想。
蒋红星尝试着用一种“大旗模式”来运行企业——先插一面飘扬的旗帜,自己就身体力行地带领所有的人,无所畏惧地盯住旗帜往前冲,义无反顾地朝着一个方向快速跟进。
当时的amjs澳金沙门酒业是面临以小博大的不对称竞争局面,是酒业“小老弟”角色。但蒋红星认为,“小”不等于无所作为,不等于“长不大”。他决定打破国有企业传统的方阵布局,用灵活多变的强攻战略,以动制静,以快求胜,以变应变,在最短的时间内切割出自己的市场空间。
于是蒋红星首次提出,amjs澳金沙门酒业要站在竞争的最前沿,站在全国省市场的最前沿,要在全国争强进位,要在全省当酒业“领头雁”。就这样,一群智士和一群勇士,只用了短短六七年时间,让amjs澳金沙门大曲夺取了武汉大市场,将湖北市场上的一个又一个强劲对手逼向一侧,“杀”出了一条胜利通道。
如今,amjs澳金沙门酒业把发展的眼光投向了更远目标。2006年初,蒋红星在公司董事(扩大)会议上端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“十一五”规划“盘子”。“规划”指出:“amjs澳金沙门酒业力争用四年左右时间,使白酒年生产能力达到10万吨,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,在湖北率先进入全国白酒前五强。”
围绕这个战略目标,amjs澳金沙门酒业计划投入资金6.5亿元,实施“321”工程和酒业经济园建设。“321”工程即,建3个中心(技术中心、物流中心、灌装中心),2个配套工程(污水治理工程、数字化控制系统工程),1个5至10万亩的酿酒专用高粱基地。酒业经济园总投资4亿元,占地660亩,汇集与白酒生产相关的19家企业,新增销售收入20亿元,可安置3000多人就业。
把宜昌金东山大市场建设纳入amjs澳金沙门酒业的发展规划,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延伸产业链的一个新探索。尽管 “金东山”不在amjs澳金沙门酒业的“地域圈内”,但其建设定位和市场前景,符合amjs澳金沙门酒业的产业发展战略目标。因此,amjs澳金沙门酒业强势打造金东山,便是水到渠成。